聽聞建中高材生因女友懷孕,被女方家長痛責後,選擇自殺一途,令人扼腕!其 實遇到不預期懷孕的當事人,還有很多解決的方法。但本文要討論的是,在這樣的情況 下,大人的角色。

青少年發現意外懷孕的心情,一定非常惶恐無助,浮現在腦海中的常是負面的自責、內疚、害怕、逃避。大人可以分成三種,一種是當事人深切理解一定會發火大怒的家長;一種是當事人信任,關係良好,可以比較客觀協助的老師、親友;還有一種大人就是強加自己價值在當事人身上的大人,像對這件案子發言的新北市官員與社工,建議當事人「要留下胎兒」。

這事件發生後,很多心理輔導專家都提出父母不要動怒,要與孩子溝通之類的「正確」態度,但這與現實其實不合。不管父母與子女關係多親密,平日處事多淡定明理,遇到這樣的「大事」哪有不動怒痛斥孩子的?會不經大腦講出很多羞辱子女的傷人話語,甚至會動手打人;而青少年在父母震怒中更加不知所措。怪不得,很多青少年不預期懷孕時,自己偷偷借錢還偽造父母同意書去做人工流產,只是為了避免來自父母的責難。

不管青少年有沒有勇氣告知父母,我建議一定要找信任的師長或親友談談,或找學校的輔導室老師談談。這些大人比較能夠站在當事人的立場幫她/他們釐清問題,藉由對話讓當事人把自己的意願說明白講清楚。青少年在慌亂中找到浮木,可以思考自己的決定。若可以請信任的師長、親友陪同去告知父母,比較能夠面對父母的責備與怒氣。

總之,大人在這重要生命的關口,要耐心陪伴慌亂失措的青少年,提供她/他們多元資訊以便做出最好的選擇。

至於沒有與當事人面對面討論,完全不瞭解當事人的心願而隨便發言的政府官員或社工,請你們閉嘴。你們其實是濫用權力強加自己的價值到他人身上,媒體也不應該傳播這樣沒有民主素養的訊息。發言的他人,又不是要負責生產養育,為何要如此在傷口上灑鹽,增加當事人的心理壓力?

2012-05-29 中國時報(連結已失效)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