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講座邀請到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的蔡麗玲教授以及高醫大性別所的薛浥伶學姊來與我們分享,醫療與科技的性別化創新、月經科技以及女性身體自主權。「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 GI)指的是透過納入性別分析,推動科技研發和知識創新的方法。
在科技研發的過程中,帶入性別的視角,進而改善性別關係,轉化該領域中的性別不平等。蔡麗玲老師提到,許多看似客觀中立的科學知識,其實蘊藏著性別偏見與刻板印象。例如,卵子與精子的相遇被塑造成王子拯救公主的浪漫童話故事,而事實上精子的橫向移動力大於推進力的十倍,卵子在其中也具有篩選機制與活化精子的功能,因此絕不是一方主動、另一方被動的性別刻板角色的傳統劇本。
接著,薛浥伶學姊帶我們回顧了月經用品的變遷,從就地取材,用布、粗紙做成的月事帶,到現在商品化的月亮杯、吸血內褲。無論是哪一種月經產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就是一種身體自主權的展現!然而,月經科技的日新月異讓月經產品看起來越來越好用,這有什麼問題嗎?一直以來,女性在使用這些用品的月經實作與經驗當中,時常需要躲藏、忍受、冒著風險,考慮他人感受地度過經期。
月經的不可說、不可見形塑了性別化的女性經驗,必須時時刻刻、小心翼翼不讓月經及其衍生物出來見人。月經被描述成「一個浪費的過程」也呼應到蔡麗玲老師提到的,看似中立、客觀的科學知識其實也是包裝過的社會論述,必須重新拿出來思考,重新檢視科技發展中隱含的性別偏見。性別化創新的核心,不只是對科技進行改良,更是對知識框架進行反思,讓科學真正服務於所有性別的需求與權益,我們才能在推動科技進步的同時,共同塑造一個更加包容與平等的世界。
-
文字紀錄:本所研究生 姚思羽
影像紀錄:本所研究生 姚思羽

S 23683099 S 23683097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