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幸真 教授
Hsing-Chen Yang
- 連絡電話:07-312-1101 ext.2204 #865
- 電子信箱:yhc@kmu.edu.tw
- 專長領域:性別教育、性教育、情感教育、女性主義教育學、青少年的性、課程與教學、質性研究
基本資料
學歷
-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
-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
現職
重要經歷-現任
- 高雄市人權委員會第六屆委員
- 高雄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五屆委員
- 屏東縣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四屆委員
- 高雄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第五屆委員
- 高雄市政府中途學校課程諮詢小組委員
- 高雄市政府中途學校指導委員會委員
- 高雄市海洋委員會性別平等專案小組委員
- 高雄市榮民總醫院性別平等工作小組暨性騷擾申訴評議小組委員
-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五總隊第四屆性別平等工作小組委員
-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楠梓加工出口區性別工作平等會」委員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重要經歷-曾任
- 高雄醫學大學人事室主任
-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所長
-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群諮詢委員
- 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中小學教學品質計畫—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輔導小組諮詢委員
- 台灣女性學學會理事
學術研究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近年研究計畫
- 性別主流化進入醫學教育與機構治理:荷蘭經驗與台灣模式。(NSC 103-104二年期計畫)
- 翻轉中的友情、愛情與流行文化:中學生的情感世界與性別情感教育。(NSC 102-104三年期計畫)
- 舊界線與新可能:親密關係的日常生活實踐與發展情慾教育學。(NSC 100-101二年期計畫)
- 納入流行文化的性別教育:流行文化作為愉悅和有意義教學之教學知識與實踐策略探究(NSC 98-99二年期計畫)
- 身體政治與性/別教育:女性主義與批判教育學觀點。(NSC 95-97三年期計畫)
論文著作
期刊論文
近七年著作
- Yang, H. C. (2014). Teaching sexual matters in Taiwan: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popular culture and youth sexuality educatio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34(1), 49-64. <SSCI>
- Yang, H. C. (2014). Young people’s friendship and love relationships and technology: New practices of intimacy and rethinking feminism. 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20(1), 93-124. <SSCI>
- Yang, H. C. (2014). Flower boys on campus: Performing and practicing masculinity.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23(4), 391-408. (Published online 08 May 2013) <SSCI>
- 楊幸真(2014)。十分鐘性別融入教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5,66-69。
- 楊幸真、陳建州(2014)。透析主流報紙如何說「分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7,132-137。
- 楊幸真(2014)。將性別帶入醫療專業與照顧行為之中。醫療品質雜誌,8(3),84-87。
- 楊幸真、游美惠(2014)。台灣性別與情感教育研究之回顧分析:知識生產的挑戰與展望。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4(2),109-163。【TSSCI;第一作者、通訊作者:楊幸真】
- Cheng, L. F. & Yang, H. C. (2014). Learning about gender on campus: an analysis of the hidden curriculum for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Education, forthcoming.<SCI, Impact Factor: 3.617; 通訊作者:楊幸真>
- 楊幸真(2012)。成為女孩:少女雜誌作為女孩培力與性別教育之資源。當代教育研究,20(1),41-82。<TSSCI>
- 曾本馨、楊幸真(2012)。性教育外一章:國小高年級教師的性教育焦慮與教學實作。教育學刊,38,29-64。<TSSCI;通訊作者:楊幸真>
- Yang, H. C. (2012). Feminist teaching practice in masculin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18(3), 7-37.<SSCI>
- 楊幸真(2011)。性與關係教育:善用流行文化與發展性素養。性學研究,2(1),93-110。
- 黃穎熙、楊幸真(2011)。白色巨塔精神科男丁格爾的陽剛特質實踐。台灣性學學刊,17(1),39-56。【通訊作者:楊幸真】
- 楊幸真(2011)。跨越無知與恐懼,性教育向前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6,9-11。
- 謝坤霖、楊幸真(2010)。愛情躲避球:四位男同志面對異女追求的經驗探究。性學研究,1(1),1-20。【通訊作者:楊幸真】
- 陳榮英、楊幸真(2010)。高職女生閱讀羅曼史之性別學習經驗探究。中等教育季刊,61(1),96-113。【通訊作者:楊幸真】
- 張琬涓、楊幸真(2010)。已婚年輕女性在性關係中的情慾協商與實作。台灣性學學刊,16(1),49-66。【通訊作者:楊幸真】
- 陳薏如、楊幸真(2010)。初探女同志家庭親屬工作之運作。台灣性學學刊,16(2),43-60。【通訊作者:楊幸真】
- 張榮顯、楊幸真(2010)。玩耍?霸凌?國小高年級男童性霸凌者經驗之探究。教育學誌,24,41-72。【通訊作者:楊幸真】
- 曾郁純、楊幸真(2010)。高職女生主動追求異性之策略與經驗探究。中等教育季刊,61(4),84-101。【通訊作者:楊幸真】
- 楊幸真(2010)。探究女性主義教師關懷倫理與教學實踐策略。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1(2),117-145。<TSSCI>
- 宋素卿、楊幸真(2009)。青少女婚前性行為互動中的權力展現與意義。台灣性學學刊,15(1),81-98。
- 楊幸真(2009)。青少年性的學習、認同與實踐:二所高中校園的民族誌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7(2),31-69。<TSSCI>
- 楊幸真(2009)。成為女性主義教師:身份認同與實踐經驗的意義探問。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9(1),1-40。<TSSCI>
- 楊幸真、陳芃甄(2009)。女性研究者面對男性受訪者在訪談互動的倫理議題:女性主義觀點的反思。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1(2),83-96。【通訊作者:楊幸真】
- 潘盈儒、楊幸真(2009)。春吶女孩之身體經驗:美白、瘦身與裝扮的身體展現與意義。淡江人文社會學刊,40,91-114。【通訊作者:楊幸真】
- 楊幸真(2007)。台灣女性主義教育學的發展:1998-2004。浙江學刊,163,212-217。<CSSCI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楊幸真(2007)。女性主義教師與校園生活。教育學刊,28,169-193。<TSSCI>
- 楊幸真(2007)。校園生活中的身體經驗與性別實作:一個民族誌的探究。女學學誌,24,103-134。
專書與專書論文
近七年著作
- 楊幸真(2012)。性別好好玩:流行文化與情慾教學。台北市:巨流。
- 楊幸真(主編)(2012)。性別與護理。台北市:華都文化。
- 張榮顯、楊幸真(2012)。校園性霸凌與男孩陽剛特質建構之經驗探究。載於張盈堃(主編),陽剛氣質:國外的論述與臺灣的經驗(頁109-138)。台北市:女書文化。
- 楊幸真(2012)。高中男生陽剛特質學習與實踐之民族誌研究。載於張盈堃(主編),陽剛氣質:國外的論述與臺灣的經驗(頁67-108)。台北市:女書文化。
- 楊幸真(2012)。了解性別與性別關係。載於楊幸真(主編),性別與護理(頁89-110)。台北市:華都文化。
- 楊幸真(2012)。陽剛特質與陰柔特質。載於楊幸真(主編),性別與護理(頁111-132)。台北市:華都文化。
- 楊幸真(2010)。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台北市:巨流。
- 楊幸真(主編)(2010)。青少年的性:西方研究與在地觀點。台北市:巨流。
- 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2010)。性別教育。台北市:華都文化。
- 楊幸真(2010)。性別教育推動與發展。載於游美惠、楊幸真與楊巧玲(主編),性別教育(頁23-50)。台北市:華都文化。
- 楊幸真(2010)。成為男孩:陽剛特質的學習路。載於游美惠、楊幸真與楊巧玲(主編),性別教育(頁51-76)。台北市:華都文化。
- 楊幸真(2010)。導論:青少年的性。載於楊幸真(主編),青少年的性:西方研究與在地觀點(頁1-17)。台北市:巨流。
- 楊幸真、丘愛芝(2010)。製造異性戀:學校作為論述實踐的場域。載於楊幸真(主編),青少年的性:西方研究與在地觀點(頁61-87)。台北市:巨流。
- 楊幸真、林役勵(2010)。男女處境相同?「第一次」的性別化經驗。載於楊幸真(主編),青少年的性:西方研究與在地觀點(頁213-233)。台北市:巨流。
研討會論文
近五年
- 楊幸真(2014,11月)。醫學大學性別教育的推動與改革:性別主流化的視角。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ia Pacific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PER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naging global changes and education reforms: Asia and Pacific Responses, Hong Kong.
- 楊幸真(2014,10月)。「沒有data,如何評估?」性別主流化進入醫學大學的可能路徑。論文發表於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與台灣女性學學會舉辦之「第三屆性別研究與社會革新」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 Yang, H. C. (2014,August). Incorporating gender and gender mainstreaming into medical education: Progression and barri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ian Symposium on Healthcare Without Borders: Enhancing Quality Healthcare Through Collaboration. Hiroshima: Japan.
- Yang, H. C. (2014,May). New Media, New Generation, and New Relationships?
- Pop Culture Represents and Narratives Adolescents’ Love & Friendship Stor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Asian Conference on Cultural Studies (ACCS 2014), Osaka, Japan.
- 楊幸真(2014,5月)。在醫學大學實踐性別主流化與性別教育:課程與組織的變革。論文發表於慈濟大學醫學院舉辦之第十二屆性別與健康研討會「性別醫學-從意識到實踐」,嘉義市。
- Yang, H. C. (2013,August). Gender Mainstreaming in Taiwan Education Practice: A View from Students’ evaluation the GM Course learning and gender concept awarenes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aiw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 Pacific Rim Objective Measurement Symposium 2013 (TERA & PROMS2013), Kaohsiung.
- 楊幸真(2012,12月)。大學生情感教育教什麼?連結科技與液態之愛的新世代情感與情感教育。論文發表於台灣教育研究學會學術研討會「創造台灣教育的新樂章」,高雄市。
- 楊幸真(2012,11月)。親密無界限?連結科技與新性別關係之探究。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和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舉辦之「社會創新:後全球化」2012台灣社會學年會冀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台中市。
- Yang, H. C. (2012). Connected love and relations? 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 connectiv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love and sexuality. 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t ISSN: 2251-2403, E-Periodical ISSN: 2251-2411).
- 楊幸真(2011,11月)。娘娘駕到:校園花美男的陽剛特質展演與實作。論文發表於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舉辦之「陽剛特質的在台發展與在地探究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 楊幸真(2011,10月)。麻辣性事如何教?流行文化作為大學生情慾教學的文化資源。論文發表於台灣女性學學會舉辦之「2011性別與科技」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 Yang, H. C. (2011, August). Sissy boys play out masculinities: Bodily practices and feminization of male youth culture in a Vocational High Schoo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asculinity in Asia, Singapore.
- 楊幸真(2011,7月)。寓教於樂:青少年的性與情感教育教學實踐經驗。論文發表於蘇州大學教育學院與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辦之「教育、文化與人的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蘇州。
- 楊幸真(2011,5月)。麻辣性事輕鬆教?流行文化性素養與情慾教學策略之教學實踐。論文發表於台灣性教育學會舉辦之「臺灣性教育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 曾本馨、楊幸真(2011,5月)。異性戀校園與去欲的性:國小高年級教師的性教育焦慮與教學實作。論文發表於屏東教育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舉辦之「第五屆教育與文化論壇研討會」,屏東市。
- 楊幸真(2010,11月)。我這樣教性教育?高中教性教育教師之教學恐懼與改變。論文發表於台灣教育研究學會與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舉辦之「台灣教育研究學會2010學術研討會:未來教育的想像」,高雄市。
- 楊幸真(2010,10月)。我在田野中學會的本事:青少年性/別研究與學校民族誌之後台經驗與故事。論文發表於台灣女性學學會與屏東教育大學舉辦之「性別研究的轉向:男孩/男性研究的發展與台灣社會的接軌」學術研討會,屏東市。
- 陳俐雯、楊幸真(2010,8月)。女性主義教育學對國小女性教師權威的思考。載於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和中山大學舉辦之「南台灣2010年教育論壇」論文集(頁184-204),高雄市。
- 蕭如婷、楊幸真(2010,8月)。國小學童性騷擾防治課程設計與教學。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學院舉辦之「第四屆亞洲性教育會議」,香港。
- 楊幸真(2010,8月)。性教育的挑戰與變革:青少女的身體、認同與流行文化。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學院舉辦之「第四屆亞洲性教育會議」,香港。
- 楊幸真、張榮顯(2010,8月)。國小高年級男童性霸凌者經驗之探究。論文發表於香港教育學院舉辦之「第四屆亞洲性教育會議」,香港。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