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幸運能夠有這次出國交換的機會!
原本已經打算準時畢業的我,一聽到有這個機會,沒有猶豫太久,就決定申請(當時我已經買好進入職場前給自己去歐洲Gap Month 一個月的機票)。
申請了保留口考成績,一回來就開始準備托福,從小時候就非常討厭考試的我,常常在朋友的安慰下才忍住沒崩潰。同時也一邊上班,存一點生活費。後來成功順利通過面試,經歷重重Visa關卡,順利登陸美國。
非常感謝IUB的老師Sara一開始很幫助我,帶我去亞洲超市買東西,跟我說我住的附近哪裡有超市跟一間超級好吃的麵包店。
一開始我就清楚知道,這段旅程不會很長,所以盡可能的去看看我收到的每個活動,也感謝我當時的室友帶我進入他的朋友圈,讓我每個禮拜四可以去打Wally Ball,運動完後的晚餐也是我每個禮拜期待的時光,沒車的我可以嘗試更多比較遠的餐廳。開學前我在一個Bicycle Project 組了一台自己的腳踏車,雖然經歷了重重難關,腳踏車最後變速也沒有成功裝好,但我的小綠(我的腳踏車的名字)還是陪伴我度過很多個假日。
我總共選了三堂課,Concept of Gender、Gender, Medicine and the Body跟Screen Technologies and Culture。Concept of Gender這堂課讓我可以大概知道,美國的性別研究和台灣性別研究的差異,比如說文本非二元及種族議題的占比相對於臺灣高蠻多的,在臺灣討論種族議題可能會更在地化的去討論原民、客家或是新住民等,同時也能感受到黑白的種族議題如何刻畫在他們的文化之中。我也在這堂課上認識我的好朋友,Jasmine ,她讓我在課堂之外更認識了黑人的文化和他自己的生命經驗。我很喜歡每個禮拜一下課,我們都會去一起吃晚餐,討論上課沒聊完的議題,或是最近發生的大小事。
Gender, Medicine and the Body是和大學生一起上的課,美國大學生踴躍發言的程度,我永遠記得我第一堂課有多驚訝!但這堂課也讓我了解許多在醫療、性教育方面的文化差異,像是如何學習到避孕方法、臺灣醫療保險有多方便、醫療照顧體系等。
最後是Screen Technologies and Culture,我很喜歡這堂課,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媒體學,彷彿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也在這堂課剪了兩隻短片。螢幕語言與視覺呈現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觀者與螢幕的互動關係和科技的發展下螢幕如何不只是作為媒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想我是一個只要不考試,就很喜歡學新東西的人,所以在接觸到這堂課時,我真的很興奮,加上我論文是寫攝影相關的,但我比較少從媒體學的視角切入書寫,在連結到自己在性別所學到的東西,不論是社會學、文化研究等,一個個連起來的感覺真的很有趣。
當然除了被文本淹沒之外,我也趁了很多個假日,買國內機票去了一些地方玩,也看了人生第一場NBA,沒事的時候很喜歡去公園躺著,看著樹葉隨著季節變化,四季分明的Bloomington,最讓我想念的還是那整片的秋天,每天走在路上,都覺得很不真實,校園更是像是異世界。有一個朋友在我要離開前問我,「這裡你最喜歡且會想念的東西是什麼?」「天氣、Wally Ball跟人」在這裡認識的每個人都像是一本很精彩的故事,也是我最眷戀IUB的事物。
1130814 1140105本所邱緯嘉研究生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國際交換經驗分享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