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理系畢業後,選擇就讀性別研究所?余姿瑩】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學科,它所牽涉到的除了以科學化的方式解釋人類行為與思維外,個人怎麼跟社會互動、如何認識世界,都是這個學科想探究的一環。而高中就讀女校的特殊經驗讓我在剛踏入大學時便穿戴了一層「性別」濾鏡,這層濾鏡讓我在修習本科系課堂時,想要探索統計數據裡除了性別比以外的更多現象。在上完大學四年所有性別相關的通識課程後,我發現我仍舊對於相關議題感到好奇。當時正值臺灣婚姻平權被社會討論地如火如荼之際,我好奇「同志」一詞是何時現身在臺灣社會裡、護家盟組織又是如何壯大、性少數的認同的處境可能又是如何,於是我踏入性別研究所尋找答案。
高醫性別所提供的不只有堅實的學術討論空間,所上老師與學生的互動能讓我更放心地在這個環境裡做自己,並且盡情地提出所有關於性別的疑惑。從女性的家務勞動、外貌焦慮、同志家庭、陽剛氣質競逐……等,到甚至是網路上最近期的性別議題都能在課堂上擁有完整交流的機會。所有同學的經驗都不會被否定,每個人的看法都舉足輕重。
性別研究所給予我分析個人行為的另一種可能。回望過去大學上的課程內容時,發現社會學的觀點有機會增進諮商過程裡對於個案的理解;不僅如此,它開啟了我對做學術的不同想像。我認為,對於一個學生而言,性別研究所也可以是持續升學的另一種選擇,而不只是出社會後在履歷上的一筆畫龍點睛。
 
thereasonwhyistudiedgender black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