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課程設計 行動倡議落地】「性別與科技」
小編說
性別無處不在,但科技中的性別是以什麼方式展現的?科技在進步的同時又會對既有的性別權力關係帶來什麼影響?小編在看《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時,對其中一幕非常有感。金智英因為手腕痛去看醫生,醫生診斷是肌腱發炎後,很疑惑的問她:「飯是電子鍋煮的,衣服是洗衣機洗的,你為什麼會受傷?」從科技進步觀來看,家用科技似乎減輕了家務負擔,讓人從家務工作中解放出來,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還有,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語音助理的「女聲」設計帶有性別刻板印象時,很多朋友也會說「想太多,只是因為大家喜歡女生的聲音而已。」我們對女聲的喜好是天生的嗎?
貞誼說——「看見科技中的性別」
「性別與科技」課程,主旨在討論性別如何滲透進科技中,使得科技發展與應用過程中產生性別效應。課程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希望讓大家看見科技發展中的性別不均衡現象,另一個則是破除科技是中性的迷思,讓大家理解與體會科技發展與傳播中的性別刻痕。
因此,課程規劃了與維基百科合作的形式,並包含進兩個企圖:
「消紅計畫」」(Woman in Red):以「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的「消紅計畫」(Woman in Red)為目標,為尚未建置條目的女科學家建立維基條目,以補上女性科學家資料的缺口。
建置具性別意識的維基條目:以維基百科目前缺無的條目著手,設計與撰寫出具有性別意識的條目內涵。
操作的方式是邀請臺灣維基百科秘書長到課堂上講授維基條目撰寫的方式與邏輯,並以其設計的學習單為基礎,讓學生在實際撰寫上有可遵循的格式與結構。在「消紅計畫」中,我們總共產出了12則女科學家條目內容,並在書寫的過程中盡量涵括科學家的多重面貌,希冀能補充女科學家在歷史書寫、社會關注上的缺無。在這個面向上,我們發現,由於維基百科做為一個科普平台,其訴求的是客觀與中性,且其傳遞資訊的方式是藉由整理、改寫已出版的資料為媒介,而非自行創作。因此,Women in Red的狀況,不僅是維基寫手忽略女科學家的貢獻,有時候更是在源頭就已出現缺無的狀況,即難以找到關於女科學家的報導和出版資料。沒有資料,就沒有敘事。而為什麼會沒有資料?這反映的是媒體界對男女科學家的關注不平衡?是女科學家及其研究議題在注意力競逐的權力場域被邊緣化?這可能都是需要探討的議題。
在具有性別意識的維基條目上,我們也在書寫過程中體會與反省科普書寫中的「客觀」預設,重新刺激我們去理解與思考科普傳播中的知識想像和預設,更讓我們意識到,除了條目百科的科普形式之外,我們也更需要不同的傳記與科學傳播型態,來涵納且補充科學書寫的多元標準。
這是一條要長期累積的漫長道路,但整個路程中的景致盎然,一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