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概要

1. 主題:走進職場,深描性別—性別百工展

2. 課程目標:藉由職場託物民族誌的深描,以了解各類勞動的微觀細節,並檢視鑲嵌於其中的性別秩序,看見實際勞動與理想性別友善職場間的差距。

二、活動實施效益、特色及影響

本所「工作、身體與時空」課程,透過一學期的分享與討論,將於期末收攏整學期的關懷與成果,於高雄醫學大學圖書館主題展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展覽。展區包含三個部分:

 1. 工作中的性別

性別如何隱藏在勞動力呢?本展區從鉅觀的視角切入,呈現勞動參與中的性別數據,包括全球勞動參與的性別落差指數、臺灣勞動市場的女性參與率、性別薪資比、醫療與AI產業的性別隔離樣態、以及職場性騷擾的數據;同時介紹《性別工作平等法》中與照顧議題相關的兩個假別:家庭照顧假與育嬰假,邀請大家一同思考,我們與性別友善職場的距離。

2. 職場託物民族誌

每天的勞動是如何進行的呢?職場中的勞動內容、互動、關係與結構,是如何藉由每日的勞動細節來維繫其可運作的秩序?本展區將從一個個具體的物品切入,帶領大家藉由對物品的深描,走進11個職場:包括從「推巾」談日本女團,從「拍立得」與「歸宅規約」討論女僕咖啡廳,從「護理帽」與「手術帽」談護理師,從「回捐單」談社工師,從「牛仔褲」與「美少女戰士假髮」談小學與高中教師,從「血汗椅」談晶片設計工程師,從「理賠場景」談保險理賠員,從「消防手套」談消防救護員,從「軍服」談女軍人,以及從「美食街餐檯配置」談美食街清潔員。藉由鑲嵌在物品的勞動內容與結構,我們得以窺知職場中的微觀細節。

3. 百工性別分析

從物品深描職場樣貌後,本展區進一步地針對每個職場中需要被看見的性別議題,進行謎團的梳理與解題。撐起「推巾」的勞動是什麼?女僕咖啡廳販賣的是什麼及女僕如何於其中施展能動?被施予性別化標籤的職場——如護理師的溫柔關懷、社工師的「做功德」、工程師的理性客觀、教師的細心同理、消防救護員和軍人以體力/魄力為尊、理賠員的威武守門等形象——會如何複製與強化既有的性別秩序?被隱形的清潔員勞動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身體技藝?藉由揭露這些鑲嵌在例行勞動中的性別秩序,我們才能更意識到,性別究竟是以什麼樣的機制滲入職場設計,成為左右我們職涯生活的關鍵要素。

三、學生學習成果與反饋

藉由此次展覽,學生們透過職場民族誌身體、性別與勞動之間相互共構的關係。他們將性別勞動相關理論嘗試轉化為更淺顯易懂的海報展覽,在與觀展者講解展覽物品背後性別意義時,能有更具體且實際的經驗使觀眾在性別與工作上有更切身感受的思考機會。

學生們表示,在準備展覽的過程中除了向大眾介紹性別勞動如何深入職場外,還希望能呈現目前仍舊不為人所知的專業工作者的勞動細節(例如:女僕咖啡廳、美食清潔員)。展覽中的諸多職業除顯現出性別隔離困境,還存在諸多不為人所知的特定風險(例如:消防手套設計的尺寸以男性為主時,女性消防員在執行公務的過程中就會有較高機率的職業傷害)。透過思考如何將上述的經驗現象與理論觀點對話的過程,轉化成科普化的形式來與觀展者分享,讓學生在性別議題推廣上產生了成就感,也更能深化未來在議題推廣上的實作和思考方向。

四、課程活動照片與說明

展覽全景一隅

「工作中的性別」海報掛布

「職場託物民族誌」展品與說明小卡

「職場託物民族誌」展品與說明小卡

「百工性別分析」海報論文

「百工性別分析」海報論文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