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演講】1131125李佳燕醫師:「過動」障礙?優勢?矯正?賞識?:醫療的反思

一、課程名稱:性別、醫療與社會 / 授課教師:李淑君教授

二、課程目標:以神經多樣性概念重新理解ADHD,並反思其診斷與國家/醫療權力的關聯。

三、課程紀錄

本講座邀請到前高雄醫學大學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李佳燕醫師。在演講中,李佳燕醫師指出,近年台灣越來越多的小孩子被診斷出ADHD,其實是ADHD的診斷標準有問題。例如,診斷量表以「容易受外在刺激影響而分心」、「在座位上玩弄手腳或不好好坐著」、甚至是「與大人爭論」等標準判斷兒童是否「過動」。然而,首先,這樣的診斷是由上對下的,由老師、家長、醫師等掌握權力者進行判斷,卻沒有從兒童的視角去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理由。第二,所謂「過動」的特質,其實與好奇心、創造力、特定事物的專注力、反抗權威的能力等特質是一體兩面,因此越來越多的兒童確診,反映的不是更多兒童生來神經「異常」,而是教育體制以對兒童的ADHD診斷取代了對現行自身教學方式的反省。ADHD的診斷,讓與大家無異的孩童被迫服藥,面臨藥物的副作用,並承受疾病的污名,以如此龐大的代價換來家長與老師的安全感。對此,李佳燕醫師認為,除了醫療體制應該以社會心理模式重新對ADHD的診斷進行反思,更期待未來疾病的污名不再,被指認「過動症」的孩童都能有被賞識的一天。

四、學生成果

五、課程活動照片

IMG 3897

 -

文字紀錄:本所研究生 楊汶樺

影像紀錄:本所研究生 楊汶樺

活動時間:2024/11/25 10:00-12:00

課程地點:高雄醫學大學濟世大樓907教室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