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津如 副教授
Chin-ju Lin

- 連絡電話:07-312-1101 ext.2204 #861
- 電子信箱:cjlin@kmu.edu.tw
- 專長領域:
後殖民女性主義、跨國女性主義、原住民族女性研究、多元文化家庭、交織政治
基本資料
現職
-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副教授 (2010.04 ~ 迄今)
經歷
-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所長 (2015.08 ~ 2021.07)
-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助理教授 (2004.08 ~ 2010.03)
學歷
-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社會學博士
- 英國艾塞克斯大學社會學碩士
- 台灣大學社會系社會學組學士
研究領域
後殖民女性主義、跨國女性主義、性別與族群研究(原住民及新移民女性)、氣候變遷、家庭與社會變遷、交織政治
授課專長
- 性別、敘說與療癒 (Gender, Narrative and Healing)
- 跨文化女性主義 (Trans-cultural Gender Studies)
- 女性主義與多元文化家庭(Feminism and Multicultural Families)
- 性別研究法 (Feminist Research Methods)
- 性別研究導論 (Introduction to Gender Studies)
學術獎項
- 研究獎項:高雄醫學大學 研究獎勵 (2021)
- 教學獎項:高雄醫學大學性別平等特優教材 (109學年度)
- 教學獎項:高雄醫學大學性別平等特優教材 (107學年度)
- 教學獎項:教育部獎勵特殊優秀教學人才 (105學年度)
- 教學獎項:高雄醫學大學性別平等特優教材 (102學年度)
- 研究獎項:國科會補助大專校院獎勵特殊優秀人才(102年度)
- 教學獎項:高雄醫學大學性別平等優良教材 (101年度)
- 學術獎項:高雄醫學大學研究傑出教師 (2009)
- 教學獎項:高雄醫學大學 優良教材成果獎 (2008)
- 研究獎項:高雄醫學大學 研究獎勵 (2007)
- 研究獎項:高雄醫學大學 研究獎勵 (2005)
教學指導
研究所課程
- 性別、敘說與療癒
- 跨文化女性主義
- 女性主義與多元文化家庭
- 性別研究法
- 女性主義理論與實踐
- 性別研究導論
- 性別、階級與族群
- 社區與女性主義實踐
- 性別、族群與遷徙
- 同志研究
- 性別社會學
- 性別、親屬與社會變遷
- 性別議題的社會實踐
大學部課程
- 性別影像多元文化
- 性別與日常生活
- 普通社會學
- 社會階層化
- 移民人權
- 親密關係
學術研究
科技部計畫
- 氣候變遷下的原住民族婦女韌性與轉變性重生(MOST109-2410-H-037-003-MY3)(主持人)
- 災難下的原住民男性陽剛特質與健康研究(NSC100-2410-H-037-005-MY2) ( 主持人)
- 災難下的原住民男性陽剛特質與健康研究(人文社會學者國內訪問研究) (NSC100-2420-H-037-002-2R) (主持人)
- 「災難救援社會服務模式的建立:八八風災後原住民返家與部落重建的歷程探究-守護狼煙的女人:災後原住民婦女返鄉重建家園的歷程探究」(NSC99-2420-H-037001-MY2) (主持人)
- 高齡化與少子化福利國家與照顧政策:家庭照顧者就業與照顧工作共容與永續發展--新移民家庭照顧者就業與照顧工作共容?(III)(NSC99-2621-M-003-002); (II) (NSC98-2621-M-003-002); (I) (NSC97-2621-M-010-004) (共同主持人)
- 「性別、文化與族群:跨國婚姻的家庭關係與新移民女性的認同形構」(NSC 96-2412-H-037-003-MY3) (主持人)
- 「性別、階級與科技;工業城裡的家務工作體制,1937-1973」(NSC95-2412-H-037-001) (主持人)
- 「性別、階級與科技;工業城裡的家務工作體制,1937-1973」(NSC94-2412-H-037-004) (主持人)
教育部計畫
- 「國境之南、遍地開花:高雄醫學大學性別與情感教育營」情感教育課程與教學相關活動計畫(計劃主持人) (105/06-108/12,共四期)
- 「性別與多元家庭」教材發展計畫(計畫主持人) (103/8-104/7)
- 「跨國女性研究」整合型計畫(子計畫主持人) (96/8-98/10)
- 移民人權:族群與多元文化觀點(個別型計畫主持人) (96/8-97/7)
- 大學校院教師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習營: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共同主持人)(93/8-94/7)
學術服務
邀請學者來訪
- Dec. 2011. Jin Haritawarn B.A. (London), Ph.D. (Southbank), Fellow of Helsinki Collegium for Advanced Studies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協同教學,授課行程)
- May, 2010, Jane Hindley B.A. (London), Ph.D. (Essex), University of Essex, Centre for Interdisciplinary Humanity Studies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協同教學,授課行程)
- June, 2009, Jane Hindley B.A. (London), Ph.D. (Essex), University of Essex, Latin American Studies.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協同教學,授課行程)
- Mar 2006.Nancy Folbre, B.A. (Texas), Ph.D.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Economics.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explores the interface between economics and feminist theory, focusing on non-market work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institutions governing public support for childrearing . (性別研究之理論與實踐研習-第三場次)
- Feb 2006. Raewyn Connell , B.A. (Melb), Ph.D. (Syd), holds a University Chair in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 Australia, a recipient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sex and gender, and of the Australi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s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ervice to sociology in Australia. (性別研究之理論與實踐研習營-第二場次)
- Jan 2006. Janet Holland, B.Sc (Econ), Ph.D.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Professor of Social Research,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性別研究之理論與實踐研習營-第一場次)
學術刊物評審
- 《Sexualities》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 《台灣社會學刊》
- 《Gender and Society》
- 《教育實踐與研究》
- 《女學學誌》
- 《思與言》
研討會籌備
- 性別與原住民議題國際研討會(南方部落聯盟,2009.07)
- 第二屆性別研究暨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女學會,2007.10)
論文著作
期刊論文
- 林津如 (2023) 〈守護狼煙的女人:莫拉克颱風災後原住民族女性的主權實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TSSCI)
- 林津如(出版中)〈活出原住民族生命:《Spi'向前走:部落夢想家》的原住民族女性主體探究〉《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51期 (TSSCI)
- Chin-ju Lin, “The Colonized Masculinity and Cultural Politics of Seediq Bale” 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0.5 (2018): Special Issue Voices of Life, Illness and Disabilities in Life Writing and Medical Narratives. Ed. I-Chun Wang, Jonathan Locke Hart, Cindy Chopoidalo, and David Porter.(AHCI)
- 林津如 (2018)〈災難中的原住民族社會工作: 以莫拉克颱風災後原鄉族人的異地安置經驗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0:37-89.(TSSCI)
- 潘淑滿、楊榮宗、林津如(2012)<巢起巢落:女同志親密暴力、T婆角色扮演與求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7:45-102.(TSSCI)
- 林津如、黃薇靜 (2010) <失竊的世代?漢人家庭意識型態符碼與原住民族兒童保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77:59-96.(TSSCI)
- 林津如 (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 68: 1-73.(TSSCI)
- Lin, Chin-ju.(with Jin Haritaworn and Christian Klesse). (2006) ‘Poly/logue: A CriticalIntroduction to Polyamory’. In Sexualities 9 (5): 515-529
- Lin, Chin-ju.(2005) Modern Daughters-in-law in Colonial Taiwanese Families. In the 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30 (2):191-209.(SSCI)
- 林津如(2000) <「外傭政策」與女人之戰:女性主義策略再思考>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 39: 93-151.(TSSCI)
專書論文
- 林津如(2019)〈性別與種族、階級和文化的交織:後殖民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顧燕翎主編。頁477-524。台北:貓頭鷹出版。(ISBN: 9789862623749)
- 林津如(2018年10月)。〈災難中的婦女與性別議題:政策排除、脆弱性與韌性〉。林萬億主編,《災難救援、安置與重建》(ISBN:9789571198224)(937-958)。台北:五南。
- 林津如(2012)〈新移民女性之健康照護〉收錄於《性別與護理》,第12章,頁245-267。台北:華杏。
- Wang, Frank T.Y. & Chin-Ju Lin (2012). Sisters in Struggles? Wars between Daughters-in-law and Migrant Workers. in A. Chambon, W. Schroer and C. Schweppe (eds.) Transnational Social Support. p. 108-126. New York: Routledge.
- 林津如 (2011) 〈女性主義縱橫政治及其實踐:以台灣邊緣同志為例〉,收錄於游素玲主編,《跨國女性研究導讀》,第二章,頁17- 48。台北:五南。
- 江以文、林津如 (2011)〈原住民婦女組織的培力經驗與運動意涵:邊陲主體如何發聲?〉,收錄於 何明修、王秀幸主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的台灣行動主義》,第十一章 頁399-445. 台北:群學出版社。
- 林津如(2010) 〈追尋與徘徊:百年台灣的家庭與親密關係變遷>收錄於《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283-312。台北:群學出版社。
- 林津如(2010)〈娶外配的男性都是大男人?以女性主義民族誌方法重新解讀男性陽剛特質〉,收錄於周平、林昱瑄主編,《質性/別研究》,2010年6月,頁148-179。台北:巨流出版社。
- 林津如、王介言、吳紹文 (2008)< 新移民女性之組織工作:一個跨領域的實踐嘗試> 收錄 於《 跨界流離: 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 》,頁 241-298. 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 Lin, Chin-ju.(2004)The Other Women in Your Home: Social and Racial Discourses on "Foreign Maids" in Taiwan. In Minor Arts of Daily Life: Popular Culture in Taiwan by D.Jordan. A. Morris, and M. Moskowitz (eds.)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 Lin, Chin-ju (2003)Transforming Patriarchal Kinship Relations: Four Generations Working Women in Taiwan. UK: University of Essex.
- Lin, Chin-ju.(1999)Filipina Domestic Workers in Taiwan: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nd Personal Resistance. Taipei: Taiwan Grassroots Women Workers’ Center.(ISBN:957-9787905)
- 林津如(1996)<研究文獻回顧>及<台北縣原住民移民概況>,黃美英編《從部落到都市: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短論與書評
- 林津如(2020)〈當代原住民族文化與性別議題:解殖民的視角)《原視界》30:62-65。https://insight.ipcf.org.tw/article/364。
- Lin, C.J. (2019). ‘Exploring the Gendered Cultural Politics of Seediq Bale’, in Taiwan Insight, https://taiwaninsight.org/2019/02/21/exploring-the-gendered-cultural-politics-of-seediq-bale/
- 林津如(2018)〈將性別融入情感:打造女性主義情感教育的實踐空間〉《性別平等教育季刊》85:81-85。
- Lin, C.-J. and Lu, B. C. (2018). [Review of the book Living A Feminist Life, by S. Ahmed]. Feminist Encounters: A Journal of Critical Studies in Culture and Politics, 2(1), 12. https://doi.org/10.20897/femenc.201812
- 林津如 (2013) 〈野性與理性: 一個關於災難與生態的寓言故事〉,《莫拉克風災重建的課題與 反思國際研討會》之評論稿。高雄醫學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2013.10.26.
- 林津如 (2013) 〈關於南方婦運史〉《婦研縱橫》98: 6-8.
- 林津如(2012)<性別文化與族群:跨國婚姻的家庭關係與新移民女性的認同形構>,《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3 (4): 38-46.
- 林津如,潘霖欣(2012)〈根紮南臺灣: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慶祝十年有成〉《婦研縱橫》96:69-76.
- 林津如 (2010)〈 陽剛才能救援?災難論述中(被)噤聲的女性觀點)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1:16-19.
- 林津如 (2010)〈大愛園區中的八部合音〉《台灣國家政策學刊》4:18-19.
- 陳盈真、林津如(2010) 〈「民族誌研究法及倫理爭議」演講活動紀實〉《婦研縱橫》 92: 75-83.
- 林津如(2009) 〈都市更新下的社會與空間正義專輯編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6: 417-422.
- 林津如 (2005) <評介邱琡雯:《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9:247--255 。收錄於邱琡雯 (2005) 《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增訂一版,354-362,台北:巨流。
校譯
- Jane Hindley 著、林津如譯 (2009)〈 哩尾公園的轉變:永續性、社會正義與公共空間的活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6: 423-440.
- Alison Griffith 與Dorothy Smith 著,呂明蓁、林津如、唐文慧 校譯 (2007) 《母職任務與學校教育的拔河》。台北:高等教育。 ISBN 978-957-814-854-3
會議論文
- Lin, C.J. and Y.C. Tricia. Lin (2022) ‘“Remembering Usu’uru: Indigenous Women’s Mobilizing and Transnational Feminist Solidar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2022.6.15-18. Online.
- 林津如(2021)〈氣候變遷的多樣性思考:原住民族婦女的脆弱性與韌性〉,發表於2021年《台灣社會學年會:多樣性思考:跨學科與社會學》,臺北:東吳大學(2021年11月27與28日)。
- 林津如(2020)〈守護狼煙的女人:莫拉克風災抗爭中的原住民族女性主體〉,發表於清華大學《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學術研討會。2020.7.30-31.
- Buergelt, P. T., E.L. Maypilama, C.J. Lin, A.Kaaviana, B. Sithole, T. Ali,and D. Paton (2020, August). Disasters as transformative opportunities: Indigenous Australian, Taiwanese & Zimbabwean communities recovering and rebuilding stronger. Panel presented a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isaster Risk Science Institute Special Events Series, ANU, Canberra, Australia.
- 林津如, (2019), 〈從殖民創傷中復原:原住民族女性如何進行災後重建?〉論文發表於女學會年會。台南:成功大學。2019.9.28.
- Lin, Chin-ju, (2019). ‘Healing the Land, Empowering Ourselves: Indigneous Women’s pathways to post-disaster recovery’. ACLS Conference on disasters. Copenhagen: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28 June, 2019.
- Lin, Chin-ju (2018) ‘Gender, Colonialism and Violence: Indigenous Women as Agents in Seediq Bal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terature 2018. University of Sains Malaysia, Penang, Malaysia, 25-26, July, 2018.
- 林津如 (2015) 〈放下自以為是的傲慢: 莫拉克風災後一個漢人女性主義者跨文化實踐的迴旋路徑〉。發表於女學會年會,彰師大,2015.9.19.
- 林津如 (2013) 找回文化,找回男性尊嚴:《賽德克‧巴萊》的後殖民女性主義分析。發表於2013社會學年會,2013.11.30-2013.12.1. 政治大學。
- 林津如、Apuu Kaaviana、王增勇(2012)〈守護狼煙的女人: 原住民婦女災後返鄉重建歷程探究〉發表於《性別研究與社會革新》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2012.12.14
- Lin, Chin-ju and Apuu Kaaviana (2012) ‘The Rise and Fall of Southern Tribes Alliance for Reconstruction: An Indigenous Feminist Intervention in Post-disaster Recovery in Taiwan.’The Biennial Australian Women’s and Gender Studies Conference 2012, Kensington NSW, Australia.21-23 November 2012
- 林津如 (2011)〈賽德克巴萊的原住民陽剛特質〉發表於《陽剛特質的在台發展與在地探究》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2011.11.26.
- Lin, Chin-ju (2011) ‘The Difficulty of Establishing A Social Services Model: What Can Indigenous Women’s Engagements and Activism Teach Us About Post Disaster Recovery’, Paper presented at ACTS 2011 Forum on Empowering Women in Post-Disaster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Enhancement. Taipei: APEC Research Center for Typhoon and Society (ACTS). 2011.11.09.
- 林津如 (2011) 〈守護狼煙的女人:八八風災下原住民婦女返鄉歷程探究〉論文發表於「第二屆在地、批判與正義研討會:社會理論與災難社會學」,嘉義:南華大學,2011.06.04.
- 林津如(2010) 〈跨國婚姻家庭的兒童照顧工作:多重交織的觀點)發表於《2010台灣社會學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輔仁大學社會學系。2010.12.04-05.
- 張芸菁、林津如(2010) 〈皇帝選妃?跨國婚姻中男性陽剛氣質的實踐與挫敗)發表於《2010台灣社會學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輔仁大學社會學系。2010.12.04-05.
- 郭耀隆、林津如(2010) 〈男分男解的婆媳關係:藍領階級男性在婆媳關係中的陽剛氣質研究〉發表於《2010台灣女性學學會年度研討會》 。屏東:台灣女性學學會。2010.10.02.
- 林津如(2010) 〈蓋自己的避難屋:那瑪夏鄉原住民婦女災後安置經驗與美濃中繼屋實驗計劃〉論文發表於「返景入深林:理論與實踐研討會」, 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籌備會,台北:世新大學。2010.9.25-26.
- 林津如(2010) 〈跨國婚姻家庭的兒童照顧工作:多重交織觀點的運用〉發表於《高雄學工作坊:南台灣多元文化交織下的性別議題 》 。高雄: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10.1.15.
- Chin-ju Lin, (2009) ‘The Reconciliation of Work and Family Life of Immigrant Women in Taiwan’.‘Why Gender?’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Finland, 9th-10th of October 2009.
- 江以文、林津如(2009) 〈原住民婦女組織的運動意含 〉發表於《社會運動的年代》學術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2009.6.13.
- Lin, Chin-ju. ( 2008 ) Displaced in Frontiers: Experiences of Divorced Marriage Immigrants in Taiwan . Women's World 2008 , 10 th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Congress of Womens’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Spain, 3-9 July 2008.
- 林津如 (2008) 〈性別、跨國婚姻與親密性公民權〉,發表於《第五屆家庭法律社會學及研討會「移民人權與照護」》。中正大學法學院, 2008.5.23.
- 林津如 (2008) 〈父系親屬與國境管理之交織:新移民女性離婚經驗初探 〉 ,論文發表於《 親密關係:性、國家與權力研討會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2008.5.23.
- 林津如( 2007 )<認命,還是抵抗?台灣幫傭從業者的生命經驗1950-1980 >,《2007台灣 女性學學會暨高師大40周年校慶學術研討會「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 》,高雄師範大學2007.10.06
- 林津如( 2005 )< 新移民女性之組織工作 -- 一個跨領域的實踐嘗試 >,《第二屆跨界流離國際學術研討會;公民身分、認同與反抗 ,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2005.12.10
- 林津如( 2005 )< 無酬?有愁 ! 從性別與世代觀點談家務勞動> ,《性別平等與勞動階級學術研討會-資本主義 下的女性勞動》,高雄市社會局婦女館 2005.11.26
- 林津如( 2005 )< 漢人父系親屬結構之變遷:從多元的家庭分工經驗談起 1970-1999 >,《 2005 台灣社 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的反思」》,台北大學 2005.11.20
- 林津如( 2005 )< 華人婚姻與家庭制度的變遷及女性經驗的轉變:以台灣社會為例 >, 婚不婚有理~從婦女神學觀點建構華人婚姻倫理第四屆 (2005 年 ) 華人婦女神學會議 , 花蓮保祿牧靈中心, 2005.08.06
- Lin, Chin-ju. ( 2005 ) Becoming Westernized or Staying Filial? Dilemmas of Contemporary Daughters-in-law in Urban Taiwan . Women's World 2005 , 9 th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Congress on Women , Ewha Womens University,South Korea, 19-24 , June 2005.
- 林津如( 2005 )< 性別、食物與現代性:從 1970 年代台灣都會家庭的性別與世代分工談起 >,《食色性也:性別、食物與現代性座談會》, 清華大學性別與社會研究室 , 2005.6.5.
- 林津如( 2005 )< 醫學大學內的性別通識課程與教學計畫經驗 >,《慈濟大學 93 學年度通識教育社會學群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花蓮慈濟大學, 2005.05.28.
- 林津如( 2005 )< 我們的家庭沒有病:原住民「家庭功能」的另類思考 >,《 尋找原住民族之文化與正義:從法律扶助案件談原住民族所面臨之問題 》 , 花蓮法律扶助基金會 , 2005.1.14.----